麻省理工「男女配对」试验
该实验出自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家Dan Ariely的《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》。其结果很有趣,在我们的生活中尤为常见。
Part 1.
实验人员找来100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。男女各半。然后制作了100张卡片,卡片上写了从1到100总共一百个数字。
单数的50张卡片给男生,双数的50张卡片给女生。但他们并不知道卡片上写的是什么数字。
工作人员将卡片拆封,然后贴在该大学生的背后。
实验规则:
1. 男女共100人,男的单数编号,女的双数。
2. 编号为1~100,但他们不知道数字最大的是100,最小的是1。
3. 编号贴在背后,自己只能看见别人的编号。
4. 大家可以说任何话,但不能把对方的编号告诉对方。
5. 实验要求:大家去找一个异性配对,只要两人加起来的数字越大,得到的奖品越高,奖金归他们所有。
6. 配对时间有限。
这个实验设置很简单,就是要男女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异性,争取能凑到最大的总和。
实验是有奖金的,奖金金额为编号总和翻10倍。比如,83号男生找到了74号女生配对,那么两人可以获得(83+74)*10=1570美元的奖金。但如果2号女生找到了3号男生配对,那么两人只能拿到50美元了。
大家猜猜会怎么着?
Part 2.
实验开始:
由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背后的数字,因此首先就是观察别人,很快分数高的男生和女生很快被大家找出来了。
例如,99号男生和100号女生。
这两人身边围了一大群人,大家都想说服他们和自己配成一对。
“来跟我一起嘛!我会给你幸福的!”
“我们简直天作之合啊!”
是的,有些人天生就自带“女神”/“男神”光环……谁都想和最好的“女神”/“男神”配对。
但人类的一夫一妻制决定了,人不可能同时和N个人配对,因此他们(高分者)变得非常挑剔,他们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分数具体是多少,但他们知道一定是比普通人的要高。
为什么?看看围在自己身边的狂蜂浪蝶就知道了,从这些追求者们殷切的眼神中就能够看出来。
自小是女神的人为什么被外界看起来更加“高贵冷艳傲慢”,是因为从小到大她们都有太多乱七八糟的浪蜂浪蝶扑过来了。追求者太多,哪有时间去一一好口相向?只能高冷艳一点把不合格的拒之门外才是最佳策略。
那些碰壁的追求者迫于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,原本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定要找90+的人配对,慢慢的发现80+也可以了,甚至70+或者60+也凑合着过了。
但那些数字太小的人就很悲催了,他们到处碰壁,到处被拒,被嫌弃。
据一位学生事后表示,在参加了这场游戏之后,他对人生的理解都有了不同……因为他在短短几小时里就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——他们背后的数字太小了(基本都是个位数),要找一个愿意配对的人简直是难上加难。
最后他们想出来的办法无外乎两条路:
一个是大家自己找个差不多的凑合凑合算了,比如5 号和6 号俩人配成一对,虽然奖金只有110美元,那也好过没有。
二是和对方商量,如果你愿意和我配对,那么拿到奖金的时候就不是对半分,我愿意给你更多,比如三七分或四六分等等,或者事后再请你吃饭,虽然请客吃饭花的钱肯定多过奖金数额,但是找不到人配对实在是太没面子了。
(这个在现实中就有交易婚姻:交易条件包括房子、财产、其他物质不等、代际婚姻、假婚姻等)
经过了漫长的配对过程,眼看时间就要到了,还有少数人没有成功配对,这些人没办法了,只能赶紧的草草找人完成任务。因为单身一人的话是拿不到奖金的……
最后的倒数阶段,没有配对的都胡乱找了个人。当然也有坚持不配对,单身结束游戏的大学生。
实验结束。
Part 3.
心理学家发现,绝大多数人的配对对象其背后的数字都非常接近自己的数字,换言之中国古人说的“门当户对”还是很有道理的。
比如55号男生,他的对象有80%的可能性是50-60之间的女生,俩人数字相差20以上的情况非常罕见。
你们猜100号的女生的配对对象是谁?
好玩的是,100号女生的配对对象竟然不是99号男,也不是97 或95,竟然是73号男生,两人相差了27!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多?
原来100 号女生被众多的追求者冲昏了头,她采取的策略是“捂盘惜售”(因为她并不知道100是最大值,也不知道自己就是100号),她还在等待更大数字的男人,等到大家都配对完毕,她终于开始慌了。于是她在剩下的男生里找了一个数字最大的,就是那位73号幸运儿。她最后也尝试过去找90+的男生,但是人家都已经有女伴了,让他们抛弃现有的女伴跟她配对并不现实,何况已经配对了他们不会为了这点钱而损自己名声。
Part 4.
实验让我们知道,如果爱情是一场精确的匹配游戏,最最重要的是你自身的价值有多高(即背后的数字大小),而你采取什么办法去恋爱可能都是次要的。